工商管理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 学位授权点简介
2010年河北地质大学MBA项目获得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学位授权点(全国第九批),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2016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办学合格评估验收,2017年招生国际留学生,2018年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同时招生。
我校MBA项目涵盖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法政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数学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应用统计、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电子信息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此外,还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MBA项目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和建设,我校MBA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结合我校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特点,逐步将研究方向调整为领导力与组织管理、企业运营、财务金融、工程项目与自然资源管理。我校MBA项目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培养过程严谨规范,并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开设一些如不动产估价、宝玉石鉴赏、旅游文化、创新与创业管理等特色课程,渐渐打造出出了自己的特色方向。
我校MBA项目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精神,努力打造区域品牌,以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培养高质而受到考生们的亲睐。工商管理硕士(MBA)是一种培养务实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的专业学位,我校MBA项目强调"注重综合应用,培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MBA项目一直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招生人数持续增长,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年招生人数达到了200人左右,已成为河北省招生规模最大的MBA培养院校之一。
2.专业领域设置
立足学校为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培养经世致用复合型人才的“双地”办学定位,“地经渗透、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依托传统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等生源集中专业,结合河北地质大学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逐渐打造特色专业领域。
(1)领导力与组织管理
涵盖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行政管理等。此方向也是我校“企业管理”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面向地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职员,以培养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主。
(2)企业运营
涉及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此方向不仅是“企业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主要方向,与“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密切相关,不仅服务于电商、物流两大热点领域,同时也面向自然资源型企业的运营管理。
(3)财务金融
包含财务管理、企业内控、银行理财、投融资管理等。此方向与学校“会计学”、“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相互交叉,主要面向会计从业人员、银行管理者及投资理财经营者,服务于金融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其中会计学也是学校办学的突出特点,在自然资源行业表现尤为明显。
(4)工程项目与自然资源管理
包括工程管理、房地产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等。作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共建院校,土地管理、地质工程一直是学校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方向则将此优势应用于工程项目与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这也是“技术经济与管理”、“地质工程”等研究生的热门研究领域。
3.师资队伍
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51人,均为副教授及以上,每门MBA核心课程至少配备2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现有校内硕士生导师83名,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具有多年教学与社会实践经验,其中河北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1人。行业教师有80余名,主要为企事业单位中具有相关实践经历的中高层管理者。师资结构详见表1-1。
表1-1 工商管理导师基本情况
分类 |
人数(占比) |
职称结构 |
正高级职称52人(62.7%);副高级职称31人(37.3%) |
年龄结构 |
36-44岁44人(53.0%);45-54岁31人(37.3%);55岁以上8人(9.7%) |
学历结构 |
博士学位53人(63.9%);硕士学位30人(36.1%) |
总计 |
83人 |
4.教学科研平台
为保证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和学院设有的科研平台包括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矿产资源战略与管理研究基地、河北省科协智库地学旅游与乡村振兴研究基地、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下人工环境智慧开发与管控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研究基地和创新中心。教学平台包括河北诺亚人力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平安保险河北分公司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年度建设整体情况
本年度在学校及学院领导的正确引领下,MBA学位授权点立足于服务“双地”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地经渗透、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持续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了招生复试、教学培养、企业参访等各项工作,并组织评审了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的案例开发与教学项目,有效推动了产教融合与案例教学创新。
2.师资队伍建设
为推进导师队伍建设校院两级管理,加强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按照《河北地质大学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实施办法》和《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补充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相关规定,MBA学位授权点本年度共新聘任导师9人。行业产业导师严格按照《河北地质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校外导师的聘任条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学术能力、职业道德、在职情况等。并进一步搭建了校外导师管理信息平台,涵盖聘任流程、工作记录和考核数据,便于实现全过程监督。MBA学位授权点新聘任校外导师77人,并举行了“秋之硕”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暨导师论坛。
3.科学研究工作
结合MBA学位点的四个主要专业领域,本年度学位点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到位经费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中文核心10篇,出版专著11部。此外,学位点专任教师在地学旅游会议、莫干山会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测评专业委员会年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进一步提升了本学位授权点的国内影响力。
4.招生与培养工作
本年度MBA复试工作圆满完成,招生人数为201人,其中全日制65人,非全日制136人,同时制作了线下招生宣传材料和线上招生宣讲视频。培养方面,完成了2023级MBA学生的课程授课工作,上半年开课门数7门,开课总学时928学时。下半年,开课18门选修课程,2024级MBA学生的7门课程正常开课,定期进行教学检查,确保教学质量。并完成2021级MBA学生的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包括论文内审、查重、外审以及答辩环节,6月份毕业学生27人,2022级MBA学生共通过中期答辩人数202人。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的各项工作也顺利展开,组织评审了2024年案例开发与教学项目,最终资助案例开发项目11项,达到了以案促学,以案促教,产教融合,共同促进我校MBA的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问题
1.MBA招生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加强与重点生源高校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组织联合宣讲会、互访交流等活动,吸引优质考生,招生宣传的针对性更好。而MBA的招生宣传则多利用线上宣传,如宣传视频、图文资料等,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进行发送,宣传手段相对简单,招生宣传的针对性不强。
2.在MBA培养过程中案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
任课教师对案例的撰写和使用比较倦怠,如何通过各种机制的构建,加强引导和激励,从而调动授课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提升相关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3.项目特色需进一步凝练
现有的项目特色还不够显著,需结合学校“地经渗透、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完善,并增加相关支撑材料。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发展目标
(1)在保持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拓宽招生宣传渠道,面对优质本科院校毕业生精准宣传,实现MBA招生选拔稳量增质,特别是增加来自985、211院校的学员比例。
(2)通过课程改革和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能够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领域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努力提升MBA项目的国内排名,通过提升课程质量、加强国际化合作和产学研融合,力争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MBA教育品牌。
2.建设对策
(1)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走出去面向考生主动宣传:一要结合往年考生来源分布,有针对性的确定目标市场,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提高报考生源数量及生源质量;二要充分调动校友、在校生、校内外导师、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宣传学校MBA项目,积极拓宽生源渠道;三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推送最新的招生信息、网报公告、报名注意事项、常见问题等,积极主动与MBA各大宣传平台进行联系,搭建招生宣传的合作平台,积极推广招生政策;四要带领学生参加全国MBA的各项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鼓励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多途径开展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在教育方面应该和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领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培养应以企业行为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培养职业经理人,要求MBA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专任教师应将案例教学作为首选。以专任教师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以小组讨论、团队建设为核心。此外,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生活动,并多组织线下讲座,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3)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打造区域品牌
进一步凝练项目特色,突出地经渗透的办学理念,丰富拓展宝玉石鉴赏、旅游文化等特色课程,逐渐打造特色方向。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体育比赛,夯实创业与体育两翼发展的特色,努力打造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