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非全日制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1251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工商企业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系统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2.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满足工商企业或行政事业管理部门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并具备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备吃苦耐劳、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培养方向
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
1. 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包含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行政管理等;
2. 财务管理与金融风险,包含财务管理、企业内控、银行理财、投融资管理等;
3. 企业运营与现代商务,包含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营销策划、旅游管理等;
4. 地产开发与工程管理,包含房地产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等。
三、学习年限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制2.5年,学习年限为2-5年(含休学)。其中,课程学习1.5年,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撰写时间约为1.5年(其中第三学期课程与论文写作交叉进行)。
四、培养方式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培养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式。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鼓励采用导师组、导师团队等多种方式培养方式。
(一)课程设置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包括课程学习与综合学习两个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采用团队学习、研讨式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评方式包括课程作业、案例分析、撰写课程论文、答辩和考试等,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注重移动课堂、企业参观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家讲座等。
五、学分要求
所有课程一般以16学时为1学分;
按照MBA教指委的要求,MBA学生至少要修满45个标准学分,其中大部分学分应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600学时。必须完成国务院学位条例规定的申请硕士学位要求的全部教学环节。课程学习不低于42学分(含必修29学分)、综合学习不低于3学分(含必修1学分)。课程学习环节需在前3个学期内完成,综合学习环节需在前4学期完成。
六、课程设置
按照MBA教指委的要求:10门核心课程中至少要开设8门:
(1)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
(2)组织行为学
(3)数据、模型与决策
(4)会计学
(5)财务管理
(6)市场营销
(7)运营管理
(8)人力资源管理
(9)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10)战略管理
类 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备注 |
公共学位课 |
G0839001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
G0839002 |
商务英语 |
32 |
2 |
1 |
专业学位课 (核心课程) |
Z0839101 |
管理经济学 |
40 |
2.5 |
1 |
Z0839102 |
数据模型与决策 |
40 |
2.5 |
1 |
Z0839103 |
会计学 |
40 |
2.5 |
1 |
Z0839104 |
战略管理 |
32 |
2 |
2 |
|
Z0839105 |
人力资源管理 |
40 |
2 2.5 |
2 |
Z0839106 |
组织行为学 |
40 |
2.5 |
2 |
Z0839107 |
财务管理 |
40 |
2.5 |
2 |
Z0839108 |
信息系统管理 |
32 |
2 |
2 |
Z0839109 |
运营管理 |
40 |
2.5 |
3 |
Z0839110 |
市场营销 |
32 |
2 |
3 |
公共选修课 |
Z0839201 |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
32 |
2 |
3 |
|
Z0839202 |
管理学 |
32 |
2 |
1 |
Z0839203 |
宝玉石鉴赏 |
32 |
2 |
3 |
Z0839204 |
商法 |
16 |
1 |
2 |
Z0839205 |
证券投资 |
16 |
1 |
2 |
Z0839206 |
创新与创业管理 |
16 |
1 |
2 |
专业选修课 |
战略与人力 |
Z0839211 |
管理沟通 |
32 |
2 |
3 |
课程与课时可根据需求适当调整 选修人数不足的课程不开课 |
Z0839212 |
薪酬绩效 |
16 |
1 |
3 |
Z0839213 |
公司治理 |
16 |
1 |
3 |
财务与金融 |
Z0839221 |
管理会计 |
32 |
2 |
3 |
Z0839222 |
风险管理 |
32 |
2 |
3 |
Z0839223 |
国际金融与国际结算 |
16 |
1 |
3 |
运营与商务 |
Z0839231 |
供应链管理 |
16 |
1 |
3 |
Z0839232 |
品牌策划 |
32 |
2 |
3 |
Z0839233 |
电子商务 |
16 |
2 |
3 |
地产与工程 |
Z0839241 |
项目管理 |
32 |
2 |
3 |
Z0839242 |
地产经营管理 |
32 |
2 |
3 |
Z0839243 |
评估技术与方法 |
16 |
1 |
3 |
综合环节 |
讲座 |
Y08394001 |
企业家讲座、学术讲座 |
1 |
每次记0.25分 |
移动课堂 |
Y08394002 |
企业参观 |
1 |
一天记0.5分 |
拓展训练 |
Y08394003 |
新生拓展训练 |
1 |
企业诊断 |
Y08394004 |
提出企业解决方案 |
2 |
以小组为单元 |
创业计划分析 |
Y08394005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业分析 |
2 |
案例写作 |
Y08394006 |
搜集素材,撰写企业案例 |
2 |
创业/案例大赛 |
Y08394007 |
参加MBA创业大赛 |
2 |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论文内审前完成。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思想政治、遵纪守法、学习态度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平时表现;(2)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及学分完成情况;(3)身心健康状况等。中期考核通过的研究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内审阶段。
八、其他必修环节
1.企业家讲座、移动课堂等,计2学分。
2.素质拓展,计1个学分。
3.专业实践。该环节是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非全日制学生可依据工作单位填写相关资料。研究生应提交专业实践计划和撰写总结报告,经考核合格后获2学分。
九、学位论文
(一)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经相关专业领域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2)学位论文选题应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研究课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生产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3)学位论文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采取研究报告、企业诊断、案例分析、策划文案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题答辩未通过者依次顺延至下学期。
(三)论文内审与外审
论文内审在第五学期初进行,开题通过9个月后才能提交论文进行内审,内审通过后才能进行学校查重、外审环节;如果内审未通过,自动延期半年。
通过学校查重后方可进行外审,外审通过后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如果外审未通过,自动延期半年。
(三)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企业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运用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由本学科专家组成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必修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各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学位授予依据我校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进行。